問道中醫

秋季養生,無外其志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秋三月,此謂榮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饗泄,…

Read More

話說丹田

「丹」究竟是什麼?用現代語言來說,丹就是人體內的「核子反應爐」,它是人體精氣神三寶凝煉出來的人體核反應爐。 所謂「田」就是生長、凝結丹的田野、地方。一般來說有三個這樣的地方:上丹田,中丹田和下丹田。下…

Read More

呼吸定息

呼吸,在古傳中醫的真傳裡,概括為三種:天地呼吸,人身呼吸和醫道呼吸。 天地呼吸就是說天地也在呼吸,這是「天機」,古人說「天機不可洩露」,在天地為「天地的呼吸」,在人體為一陽來復的氣機,這是醫家千古不傳…

Read More

冬季養生,無擾乎陽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

Read More

慎用六味地黃丸

仲景夫子的八味地黃丸,乾地黃八兩,薯蕷四兩,山茱萸四兩,澤瀉三兩,茯苓三兩,牡丹皮三兩,桂枝一兩,附子(炮)一兩。很明顯這個方子裡,君藥是「乾地黃」,其餘皆是佐藥。古代的乾地黃就是今天的生地黃。生地黃…

Read More

十二時辰養生 一 寅時養肺經

心法藥方,不要在這個時間段熬夜或鍛煉。 人體真氣和新鮮血液注入肺部,並從我們的肺部開始,一路向下流轉輸布至全身,中醫有一個詞叫「肅降」。肺在上半身主幹的最上端,好比社會上身居高位者都有一股肅殺之氣。肺…

Read More

春季養生,以使志生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Read More

止瀉法和通便法

一個簡單動作來疏通肺和大腸經脈的小方法:自然站立,兩手從身體兩側自然平舉(手心向上), 像鳥兒展開翅膀準備飛起來一樣,慢慢抬起,當兩手臂與肩膀成一直線時,在意念上以大拇指、食指和小指頭為軸,拉動整個手…

Read More

卯時養大腸經

心法藥方:喝喝小酒,排便,採陽光,不要在這個時辰吵架。 白居易寫過一首《卯時酒》,佛法贊醍醐,仙方誇沆瀣,未如卯時酒,神速功力倍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內,煦若春貫腸,暄如日炙背豈獨肢體暢,仍加志氣大當時…

Read More

秋養肺陰好安眠

人要睡得安穩肺氣要養足了才行,肺氣足了它的肅降功能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人們才容易進入深度睡眠,尤其是在肺經當令的酉時。熬夜的人都懂,晚上十一二點甚至一兩點都好熬,甚至越熬夜越有精神,很多人寫文章或做決…

Read More

人體有大藥,就是先天真氣

《 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論》黃帝曰:「余聞氣者,有真氣,有正氣,有邪氣。何謂真氣?」 岐伯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也」。 胎兒在母親體內不能吃不能喝,為什麼十月懷胎會長出個人來?因為…

Read More

辰時養胃經

心法藥方:拍打全身以通胃經(用空心掌沿著這條足陽明胃經,從頭到腳把身體拍打個三五遍),喝大米粥,以防長胖。 中醫養生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它講究一種整體的思維觀和行為習慣,講究身心並治。 藥物事實上並…

Read More
1 2 3 4 5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