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根本看不到絲毫可能實現的跡象,人也必須為自己所求的事做準備
「即使根本看不到絲毫可能實現的跡象,人也必須為自己所求的事做準備。」
「全能者就必為你守衛,確定你有足夠的銀寶。」
聖經給人們最偉大的訊息之一,就是告訴人,神會提供一切,人只要開口對神說話,就能釋放出神賦予他權力所擁有的一切,可是他必須對自己說的話充滿無比的信心。
以賽亞書說:「我口所出的話絕不徒然返回,在我發它去成就的事上必然實現」,現在我們都知道言語和思想皆是強而有力的振動,時時刻刻塑造著人的身體及生命事件。
如果一個人想要成功,卻又為自己可能會失敗做準備,最終他就會得到他所預備的結果。
以前在職場工作,以及後來創業,我一直都有這樣子的一個毛病,為最壞的結果預做準備。後來我從稻盛和夫的活法一書中,才真正的瞭解到 —
只有主動追求的東西才可能到手 — 一條人生法則
睡也想、醒也想,持續強烈的願望最重要
將要實現的狀態以「彩色」在頭腦中呈現
只要思考達到每個細節,目標就一定能實現。
成功需要縝密的計劃和精心的準備
生病領悟真理
心態決定命運
鍥而不捨幹到底,結果只能是成功
對一般人來說,要進入事物的靈性頻率並不容易。猜疑與恐懼這類負面思想總會從潛意識裡洶湧而出,他們就像必須被驅散的「異形軍團」,這也是為什麼通常「黎明前最黑暗。」
在偉大事件要展現之前,總是會經歷諸多痛苦煎熬的思緒。
當一個人做出了至高的靈性真理宣言,便會挑戰來自潛意識的舊信念,以暴露其中的錯誤;而錯誤一旦暴露出來,就會被消滅。在這樣的時刻裡,人必須反復地說出帶有真理的肯定句,並歡慶及感謝他已經得到了,「他們尚未要求我就應允」,這意味著「各樣美善的事物和各樣全備的禮物」早已就位,只等著人們確認它的存在,人只能得到自己看得到的事物。
一個人能擁有多少,取決於他內在願景的大小,任何偉大的作為、卓越的成就,都是因為對願景的堅持而得到實現,而且成功之前通常都會經歷失敗與挫折。
一個了解靈性法則的人是不會被表象所干擾,而且在受困時依然能保持歡喜,也就是說他能堅持願景並對心願的達成表示感謝,感謝他已經得到了。
耶穌基督給了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對門徒說,「你們豈不說(到收割的時候還有4個月嗎?)我告訴你們,舉目向天觀看,莊稼已經熟了,可以收割了」他清澈的洞察力,看穿了物質世界,清楚看見四度空間的如實真相,在神的意識裡,一切既完善又美滿,所以人必須持續堅守最終的願景,並展現出一切具足的姿態,無論是健康、愛情、物質、自我表現、家庭或朋友皆然。
一切早就完整了,而這些已經銘記在神聖意識(人自身的超意識)的完美構想,必須透過人自己表現出來,而不是靠外界賦予。
楊定一常常使用舞臺跟戲劇/演員,以及畫布跟畫作來做説明 — 一個客體的存在,本身已經在反映它成形的機制。就好像你看一幅很美的畫,或去欣賞一場演出,因為畫很美,劇情很精彩,你可能會忘記這幅畫其實只是顏料在畫布上的組合,而戲只是舞臺上的演出。但是你忘記了畫布和舞臺,並不代表他們不存在,畫布和舞臺其實還在,只是你的注意力被他所包容的內容帶走,被畫作的美或戲劇的情節給迷住了。。。本來你的注意完全擺在客體,把注意放鬆回來,讓它輕輕轉回來,你反而才突然可以體會到,原來觀察的人或主體一直在背景。
耶穌基督明白這個真理,他說「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當人們對自己個人的事情涉入太深,就會產生懷疑與畏懼,而朋友或「治療師」之所以能夠清楚的看到成功、健康或富足,而且從不動搖,這是因為他們沒有跟這個情境貼得太近,要將這樣的道理「展現」給別人看,比用在自己身上容易多了。所以當你摇擺不定時千萬不要遲疑,一定要尋求幫助。
一位對生命有敏銳觀察的人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有人看到他的成功,他就不會失敗,這就是願景的力量,許多偉人都將自己的成就歸功於妻子,姐妹或朋友,因為這些人相信他,幫助他,堅守著完美的願景,不受動搖。
我想大導演李安應該會非常的認同這段話。。年輕時的李安面對夢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李安一度想要放棄電影,改學電腦。妻子林惠嘉則對他說:「我一直就相信,人只要有一項長處就足夠了,你的長處就是拍電影。學電腦的人那麼多,又不差你李安一個,你要想拿到奧斯卡的小金人,就一定要保證心裡有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