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屈於自己的想像,只打造了一間小屋;事實上,他理當建造一座城堡。
許多人屈於自己的想像,只打造了一間小屋;事實上,他理當建造一座城堡。
現在的學校教育以升學跟工作機會為主導,著重在實用與工作和生活的保障,夢想似乎已不再重要或遙不可及。從小除了好好讀書, 以後找個好工作,記憶所及從未想過任何遠大的夢想 — 不要說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連讓週遭的生活環境變得更美好的想法都沒有,所以我的”小屋”一直就是有份不錯的工作,獲得加薪、昇遷,至於工作內容是不是可以讓這世界變得更美好,從不是工作內容的重點。當工作環境改變,穩定的工作機會不在,反而不知自己能做什麼,或該做什麼?有些人打造了”城堡”,汲汲營營,所獲得的卻如作者在第一章中所說:許多人無視於自己的天命,卻拼了命去追求一些根本不屬於自己的事物或境遇,即使最後如願以償,也只會感到挫敗與失望。
夢想是屬於年青人的,當年青人不再有夢想,或把世俗的工成名就做為唯一夢想,類似氣候災難的混亂終將成為人類抹不去的夢靨。
「你定義要做何事,必然給你成就。」人一生所有即將彰顯的美好事物,在神聖意識中,早已是既成事實,只等著人去認出來,或是透過開口說肯定句,就會獲得實現。所以,人必須小心地要求只有聖靈的構想得以彰顯,因為當人說出「無益的話」時,通常會引來失敗或不幸。
因此,誠如前幾章所言,最重要的事莫過於使用正確的話來要求、說肯定句。如果渴望一個家、朋友、工作或其他任何美好事物,請要求由「聖靈揀選」。
例如:「無窮大能的聖靈,為我開路,讓我能有正確的房子,正確的朋友及正確的工作。我感謝此刻這一切都在恩典之下以完美的方式展現。」這句話的後半段最重要。
當一個人的財富意識成長了,就應當要求聖靈把為他預備的大筆金錢,以蒙福的完美方式呈現給他。人不可能得到超過想像的財富,因為他會被自己潛意識有限的期許束縛住,所以必須擴大期望,才可能獲得更多。人通常會對自己的要求設限。
財富跟意識有關,法國有個傳奇故事可以說明這一點。
一個身無分文的流浪漢在街上被一位女人攔下,並對他說:「我的朋友,看你這麼窮,這個金塊給你。賣了他,你就會一輩子有錢了。」流浪漢為自己的好運開心不已。他把金塊帶回家後,找到了工作,並因此越來越有錢,所以一直沒有變賣金塊。幾年後,他成了大富翁。有一天,他在街上遇見一個乞丐,便叫住他說:「我的朋友,我把這個金塊給你,如果你賣了它,將會富足一生。」這個乞丐拿了金塊,去找人估價,結果發現那只是塊不值錢的黃銅。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瞭解到,第一個窮人後來會致富,是因為他感覺富有,以為自己真的獲得了金塊。每個人內在都有金塊,是黃金意識,富饒意識將財富帶入我們生命裡的。當一個人在說肯定句要求時,他就會開始得到原本就屬於他的東西;也就是說人只是在宣告他已經得到東西了。「你尚未召喚,我就應允。」
不斷的說肯定句,會在潛意識裡建立信念。若是懷有全然的信心,只要做出一次肯定聲明就已足夠!無需再解釋或懇求,只要對已接收到的實物重複表達感謝之意。
「沙漠也必快樂,像玫瑰開花。」即使身在沙漠裡,也心懷喜悅(一種意識狀態),就能讓我們的肯定聲明得以應驗。「主禱文」是以命令與要求的形式組:「今日給我們日用的飲食,寬恕我們的債,就如同我們寬恕了他人欠我們的債。」最後以讚美結束。所以,祈禱是由命令與要求,頌讚與感恩所構成的,每個人該努力的部分則是讓自己相信「在神凡事都能」。
這些道理說來容易,當真碰上問題時,便有些困難。當你開始進行肯定聲明,要求神彰顯時,就不應該退卻 —「不要讓摇擺不定的人認為他可以從主那裡獲得任何東西。」所以,人千萬不能妥協:「盡全力了——靜靜等待指示。」有時這是最難彰顯的時刻,我們會碰上想放棄、回頭或妥協的誘惑。「他只為能靜靜等待指示的人服務。」
彰顯經常要到最後才會發生,因為人總是此時才願意放手,也就是放棄用腦袋推論,然後無限的智慧才有機會運作。
「人的渴望若是沉悶乏味,就會得到沉悶乏味的回應;人的渴望若是毫無耐性,就會被延宕,或是被粗暴地回應。」
有兩種心態會造成損失:不珍惜,或是害怕失去,這會把失敗的畫面烙印在潛意識裡。當一個人能夠放下他的問題(放下重擔),召喚就會立即顯現。
在拒絕負面事物之後,一定要跟上肯定的祈禱話語。
在神聖意識裡,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因此這些話立即奏效,絕不「徒然返回」。我曾經為幾位歐洲的病患進行肯定聲明,也發現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經常有人問我視覺化與洞見兩者的差異。視覺化是受理智或意識影響的心理過程,洞見則是受直覺或超意識引導的靈性過程。每個人都應當訓練自己接收靈感,並依照明確的指引,實踐「神聖的意象」。當一個人說出「我只渴望神渴望給我的」,意識裡那些虛妄的渴求就會消失,造物者(內在的神)將給他一組全新的藍圖。
神給每個人的計畫都是遠遠超越理性的限制,也永遠都會是生命的完美彰顯——包含了健康、財富、愛與完美的自我表現。許多人屈於自己的想像,只打造了一間小屋;事實上他理當建造一座城堡。
如果試圖以理智強迫事情發展,就會使事情停滯不前。神說:「我會速成這事。」人應該只依靠直覺或明確的指示行事。「在主內休息,靜靜耐心等候。相信主,祂必成全。」
單單呼喚耶穌基督之名,就會有驚人的力量,這代表真理的彰顯。「無論你向天父要什麼,以我之名,祂必給你。」以耶穌之名,就能將人提昇至第四次元。在那裡,人可以免受靈魂或心理的影響,而成為「無限且絕對,正如同神是無限且絕對的一樣。」
基督既是人,也是典範,每個人內在的神性就是他自己的救主與救贖。內在神性,就是人的第四次元自我,也就是以神的模樣及形象所造的人。這是未曾失敗的自我,未曾遭遇疾病或悲苦,不曾生,也不曾死,這是每個人的「復活與生命」!「若不藉著神子,沒有人能到天父那裡去」,這句話的意思是,當神 — 也就是宇宙 — 在某個特定空間裡運作時,就成為人的內在神性;而聖靈,就是運行中的神。所以,每一天,人都是聖父、聖子與聖靈三位一體的體現。
這段話如果把基督換成佛陀,把內在的神性換成內在的佛性,完全沒有違和。所以佛在金鋼經中說: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人應該將想像變成藝術。一位思想大師是一位藝術家,小心翼翼的在他心智的畫布上只繪出聖靈對他的安排。他以強而有力的堅定筆觸,畫出這些圖像,並具有全然的信心,相信沒有力量能夠玷污這些圖像的完美,一切夢想都會在他的生命裡成真。
只要有正確的思想,人就會擁有一切力量,可以將他自己的天堂帶進他的人間生命,這就是「人生遊戲」的目的。這些簡單的法則就是無懼的信心,不抗拒和愛!
願每位讀者現在就可以從長久以來一直捆綁自己,卡住自己的弱點中解脫出來,並了解到讓人「自由」的真理 — 所謂的自由,即不受拘束地完成自己的天命,讓生命的神聖設計,包括健康、財富、愛與完美的自我表現,得以彰顯。「願你藉由更新思想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