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Chapter six

一旦「放下重擔」,會讓洞察力變得清晰,感覺如釋重負,而美好的事物,遲早會在人生中顯現。

一旦「放下重擔」,會讓洞察力變得清晰,感覺如釋重負,而美好的事物,遲早會在人生中顯現。

當一個人瞭解自己的力量及心智的運作方式之後,最大的渴望就是找到簡單又快速的方法,為潛意識留下好的印記,因為光是在理智上知道真理,是無法在人生中看到成就的,以我自己為例,我發現最簡單的方法是「放下重擔」。

一位玄學家曾經以這樣的方式說明:「自然界所有的重量都來自地心引力,如果能將重擔帶到遠高於地球的地方,這個重擔將失去重量;這也是耶穌基督所說的:[我的軛是輕鬆的,我的擔子是輕盈的]」,耶穌基督已經克服世俗的振動頻率,在第四次元裡運行,那裡祇有完美、圓滿、生命及喜悅。他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以休息。」「你們當負我的軛,因為我的軛是輕鬆的,我的擔子是輕盈的。」〈詩篇〉第五十五篇告訴我們:「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主。」《聖經》裡有許多章節都提到,征戰是屬於神,不是屬於人,人永遠只要「靜靜等待指示,看見神的救贖。」

這表示超意識(或內在神性)才是為人征戰、為人卸除重擔的所在。因此我們瞭解到,人若挑起重擔就是違反了律法,重擔是有害的想法或狀態,這類想法或狀態都源自於潛意識。

想要靠意識或理智指揮潛意識,在人生中獲得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理性的頭腦(理智)受限於各式各樣的概念,而且充滿懷疑與恐懼。於是,將重擔交給超意識(或內在神性),是多麼合乎科學的做法啊。在超意識裡重擔會變得「輕盈」,或是回到「本來一無一物」的狀態。

我發現,一旦「放下重擔」,很快的,人似乎就可以看得更清楚。當一個人身處世俗思想的痛苦中,不可能擁有清晰的洞察力。懷疑和恐懼會毒害心智與身體,想像力也會如脫韁野馬,胡思亂想,將疾病和災難吸引過來。

請持續且堅定地重申以下的肯定句:「我將重擔交給內在的神,我得到自由。」這樣會讓你的洞察力變得清晰,感覺如釋重負;而美好的事物,無論是健康、快樂或富足,遲早都會在你的人生中顯現。

有一次,我的學生要我解釋何謂「黎明前的黑暗」。我在第二章曾經提到,偉大的事件發展之前,一切好像都不對勁,意識裡充滿深沉的憂鬱。這表示多年來累積在潛意識裡的懷疑與恐懼正在升起。這些塵封在潛意識的舊念頭浮出表面,等著被瓦解。這時候人應該敲鑼打鼓,大肆慶祝。就像猶大國的君王約沙法,即使看似被敵人(匱乏或疾病)包圍,也感謝自己獲得拯救。

我的學生又問:「在黑暗裡要待多久呢?」我回答:「一直待到在黑暗裡也看得見」還有,「交付重擔後,人在黑暗裡才得以看見。」

想在潛意識留下印記,積極的信心是絕對必要的。

「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在這幾章裡我一直強調這一點。耶穌基督表現出積極的信心,在祝謝餅跟魚之前,「他就吩咐眾人坐在地上。」

事實上,積極的信心是通往應許之地的橋樑。

通常我們可透過音樂在潛意識留下印記。音樂有第四次元的特質,能釋放受禁錮的靈魂;音樂使美好的事物變成可能,而且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達成。

大家還必須謹記,千萬不可藐視「這日的事為小。」在事件發生之前,一定會看到「陸地的跡象」。哥倫布抵達美洲大陸之前,先看到小鳥與細枝,這顯示陸地已經不遠了。所以,在事件展現之前總會有跡象可循,但大家常常誤以為這些跡象就是事件本身,而感到失望。

要持續地「信以為真」,在潛意識裡留下印記。人一旦相信自己是富有、成功的,「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孩子總是「信以為真」,所以《聖經》說:「除非你們轉變得像個孩子一樣,否則進不了天國。」

除非清除潛意識裡的所有恐懼,否則人不可能擁有平靜或快樂。恐懼是被誤導的能量,必須導正,並轉變為信心。耶穌基督說:「你們這小信的人哪,為什麼膽怯呢?」又說:「在信的人,凡事都能。」我的學生常問我:「我如何擺脱恐懼?」我會回答:「迎向你所害怕的事物。」
因此衹要展現出相信神會供應一切的信心就不會落空。

我有許多學生就是透過放下用錢的恐懼,不僅從貧窮中脫困,而且變得富有。因為潛意識被烙下「神是給予者,也是禮物」的真理,所以當一個人和給予者合一時,就是和禮物合一了。這裡有個很棒的聲明:「我現在感謝神這位給予者,因為神就是禮物。」

長久以來,人因為分離及匱乏的念頭,總與美好及財富無緣。有時就是要動用炸藥,才能將這些錯誤的想法從潛意識中驅散。所謂炸藥,指的就是一些重大事件。

人應該每小時檢視自己的行事動機,看看到底是出於恐懼或信心。「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是恐懼,還是信心。

當一個人領悟到邪惡根本沒有力量,「眨眼之間」就得自由。物質的世界將消失無形,而第四次元世界 —「不可思議的驚奇世界」— 自然會顯現。

「我看見新的天堂,新的地球,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