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Chapter five

人的欲求具有極大的力量,必須導往正確的方向,否則混亂將接踵而來。

人的欲求具有極大的力量,必須導往正確的方向,否則混亂將接踵而來。

人只會收到自己給出去的。人生遊戲是一場有如回力鏢般自作自受的遊戲,人的思想言語和行為,早晚會回到自己身上,精准得令人咋舌,這就是業力法則,梵文稱之為「因果循環」—「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

一個人懂得越多,責任就越大。一個瞭解靈性法則,卻不去實行的人,會因此蒙受極大的痛苦。「敬畏主是智慧的開端,」如果把「主」這個字換成「律法」,《聖經》裡的許多教導就會更清晰易懂。「主(律法)說:[申冤在我,我必報應]」是律法在執行報應的工作,而不是神。在神的眼裡人是完美的,「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而且讓人是「有能的、主治的。」這就是神對人的完美構想,並且記錄在神聖意識裡,只等著人去辨認出來,因為人只會成為自己所能看見的樣子,只會擁有他所能看見的成就。

耶穌基督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因此我們瞭解到,自由(也就是從各種不愉快的情境中解脫),是來自於知識——「靈性法則」的知識。先服從,才得權柄;當人服從了律法,律法就會順服人。心智的法則也是一樣!

人的欲求具有極大的力量,必須導往正確的方向,否則,混亂將接踵而來。人應該永遠衹要求聖靈為他安排的事物。

人們被告誡:「我的意志將行使,而不是你的」。有趣的是,當人真的能放下個人意志時,反而能讓無限的智慧透過它來運作,並往往因此得到他所渴求的事物。
「要靜靜等待指示,看主(律法)為你們施行拯救。」

人無法強迫外在世界成為他不是的樣子,如果渴望財富,就必須先意識到自己是富有的。

許多人不明白,任何物品與禮物都是投資,囤積東西或當個守財奴,反而會造成損失。

當人全心信任時,將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供給,不過在供給出現之前,一定要抱持信心或信任。「照著你們的信心給你們成全了吧,」「信心就是所望之事的穩固基礎,是未見之事的確切證據,」信心會穩固我們的願景,與願景相反的影像則會煙消雲散,而且「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耶穌基督帶來好消息(福音),他說有個比業力法則更高,超越業力法則的律法,那就是恩典法則,或者說寬恕法則。恩典法則會讓人從因果法則 — 後果法則 — 中解脫,「我們在恩典之下,不在律法之下。」這告訴了我們,在恩典的層次上,即使沒有種下同等的因,依然可以收成果,上帝的禮物就這麼自然地傾注給人。「一切王國的供給都是人的」這種持續賜福的狀態,始終等候著那些能夠克服人類(世俗)思想的人。

世人總是認為會有苦難,但耶穌基督說:「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世俗的思想充滿了罪,病痛與死亡。耶穌基督徹底看清這樣的幻象,告訴人們疾病與痛苦將會消失,而死亡這個最後的敵人也將被克服。

現在,從科學的立場來看,我們知道衹要在潛意識烙下永恆青春及永恆生命的堅定信念,死亡將被克服。潛意識是不具方向的單純力量,只會毫不遲疑的執行命令。而在超意識(人的內在上帝或內在神性)的引導下,「肉身的復活」將會實現。人死的時候將不會棄肉身而去,而是會蛻變為如同美國詩人惠特曼所歌頌的「電的身體」,因為基督教是建立在對罪的寬恕和「一座空墓」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