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為了療癒 — 楊定一

我一直都知道腹式呼吸的重要,因此在靜坐時,以及睡前都會讓自己保持一段時間的呼吸練習,讓呼吸可以達到靜、慢、深、長。

楊博士的書我最早接觸的應該是「真原醫」這本書,讀了好幾遍,最後還在請風澤中醫師們的餐會中,送給了中醫養生讀書會的朋友。楊博士推廣的結構調整運動,螺旋運動,我自己也練習了好些時間,還拍了個短影片,做為「養、通、調」Health Circle整體健康養生中的重要一環。之後也陸續讀了「靜坐的科學、醫學與心靈之旅」、「全部的你」等書。全部的你讓我印象深刻,特別是畫布與畫,舞台佈景與演員這大我與小我的比喻,非常的生動。之後也參加了楊博士的線上讀書會,閱讀了全部生命系列的部份影音資料。不過後來覺得好像聽來聽去內容都差不多,也就沒再特別注意楊博士的作品。

後來想想,大道至簡,真理並不會隨時間而改變,因此楊博士的書只是一個方便法門,讓不同的人可以依據自己的根性,掫取自己所能接受、領悟的吧。

已經忘記是如何看到楊博士「呼吸,為了療癒」這本書了。之前就有買過一些談呼吸的書,不過都是比較偏佛法、靜坐方面的;談療癒的也有,不過一般作者在談這個議題時都不夠深入,比較偏向心靈層面輔以個人的體驗為主。讀過真原醫就知道,楊博士談呼吸一定是全面而完整,不僅有完整的學理論述支持,也會加入他個人的探索經驗分享。

讀完第一遍,立刻就加買了幾本送給身邊的親友,同時也把自己感受比較強烈的部份,摘錄到記事本,希望可以跟更多朋友分享。另外,在買「呼吸,為了療癒」這本書時,也一併入手了楊博士的另一本書「療癒的飲食與斷食」,目前也已讀完並身體力行,把一日三餐減少到一日一餐,同時有機會也嘗試斷食。忽然少了飲食的約束(以前都會要求自己最晚09:00前要吃完早餐,因為根據12經絡的運行時間與規律,7:00~9:00人體氣血到胃,因此早餐就應該在這段時間,接下來脾經才可以將飲食精微運化到全身供身體所需),反而覺得輕鬆了不少。

呼吸除了閉氣練習,左右鼻孔交替呼吸,諧振式呼吸,OM的發聲練習,讓我最有感的要屬溫霍夫呼吸法了。早上醒來做完簡單的養氣、推腹、乾洗臉加眼腈的熱敷與心腎相交後,只要有時間,都會做溫霍夫呼吸法練習,感受非常的強烈。就像今天早上在練習第一次的吸吐30次後閉氣(閉氣時間120秒),馬上就感受到眼腈與身體的放鬆,同時鼻腔變得清爽無阻礙,喉嚨的痰也一起清除了。第二次的吸吐將閉氣時間延長到180秒,可以感受到閉氣時胸腔、橫隔膜的運動;做第三次時可能呼吸過於大口,因為鼻腔很乾淨,反而讓空氣直接到喉嚨,喉嚨因而變乾而咳嗽,沒有很完整的做完第三次練習。不過,每次做完這呼吸練習,精神都明顯較佳,以前常有的眼睛疲勞與眼睫毛上的眼屎困擾,也改善了不少。

我的體會是,呼吸與飲食是每個有心追求健康或想恢復健康的人的人生必修課,這兩門課修好了,才能將更多的心力專注於心靈層面的提昇,這也應該是楊博士在談完全部生命系列後,再回過頭來談這兩個主題的主要原因吧。

*第一次嘗試斷食,原計畫從週五到週日共三天。因為飲食已調整為1天1餐,因此進行還算順利,只是第二天時,眼睛跟額頭交介處跟左邊太陽穴附近,平日偶爾或受寒時會不舒服的地方,忽然特別的不適,排便不多但特別臭,不確定是否是所謂的排毒反應。到第三天,感覺有些輕飄飄,但沒覺難受。在處理後院洗手枱時,可能是因為洗手枱有些重量,搬下來時用了不少力,只要蹲下再站起來,眼睛就一團黑,嘗試把動作放慢,同時起身時頭慢慢抬起,還是會有點暈眩,想想不行,下午3,4點就去用餐了,不小心還吃得多了些。第二天週一,10點多吃了早餐,一整天精神都挺好,以前工作半天眼睛就會不舒服也改善很多,身體的沈重感減輕不少,效果不錯。以後應該會每個月排定時間斷食。能夠不受食物吸引控制,應該也是一大進步。

我真心覺得,我應該是從作者所說,在胰島素阻抗往糖尿病的向方扭轉了回來,因此我期望可以送這二本書給更多的人,同時分享我的親身體驗,而我也會持續在低醣飲食的路上邁步前進。

從醫學到瑜伽

最原始的瑜伽其實就是在講呼吸,而且這種呼吸完全是橫膈膜的呼吸。整個瑜伽課完全以呼吸練習為主,練習把呼吸拉長、閉氣、做鼻孔交替呼吸。我從這些瑜伽課所得到的可以說是一生都用不完的寶藏。 這當然也讓我自己去…

Read More

飲食對代謝帶來衝擊,進一步影響呼吸

吃得太多讓身體更頻繁進行能量代謝造出更多二氧化碳,也可能會觸發身體提高呼吸的機制,想把二氧化碳排出去,不知不覺我們也就進入了過度呼吸,甚至習慣用嘴巴來呼吸。 如果以同等分量來看,飲食產酸能力的差異是可…

Read More

朗誦歌唱的共鳴,讓身心放鬆而健康

既然鼻子呼吸時上呼吸道產生的一氧化氮對健康有很多好處,也自然有人想要知道怎麼刺激更多的一氧化氮幫助身體抵抗病原,放鬆血管和支氣管的肌肉帶來健康。許多人沒想到,帶動鼻腔和頭臉共鳴的朗誦,就可以使呼吸道一…

Read More

越用鼻子呼吸,鼻子越容易暢通

可以說呼吸除了反應代謝,也反映了身心狀況,包括清醒,睡眠、疼痛,自律,神經,興奮程度和情緒。現代人呼吸的失調離不開情緒,要調整情緒,讓身心穩重下來,其實也離不開呼吸。運動員透過閉氣進行訓練,包括平時和…

Read More

過度呼吸

呼吸太快、太大口、太喘會讓人體排出過多二氧化碳,體內二氧化碳濃度降低,而讓碳酸氫鹽緩衝系統的平衡往左邊移動導致血液偏鹼,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呼吸性鹼化。這種過度呼吸只需要15秒就足以將血液酸鹼值提高到7…

Read More

閉氣、讓身心重新開機

自然的閉氣和意識的變化分不開,而閉氣本身也可以作為一個重新設定身心的方法,也就是我過去多年講的守息。 有科學家測量過,讓人閉氣閉到極限,然後用一分鐘正常呼吸來休息,這麼重複三次就可以看到血中二氧化碳大…

Read More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