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淤血不去,新血不生」,生化湯源於《景岳全書。卷之六十一長集婦人規古方》,到了清代,傅青主在《傅青主女科》裡將景岳先生的原方隨證加減,用來治療婦女產後血虛,寒邪凝淤諸症,而一般是用童便或黃酒煎服。
藥有君臣佐使。比如黃耆佐人參,的確有補氣益中的作用,有內證經驗的人會知道黃耆因其味輕,專於氣,分而達表,故景岳先生用其來固氣止血治勞傷。
白朮雖有健脾益氣之效,但景岳先生用白朮,是取其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茯苓性甘味淡,通過內證體驗,可察其入心,肺,脾經,滲濕利水,但茯苓的利水是通過健運脾肺功能而達到的,與其它直接利水的中藥不同,而且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服用,《本草經疏》說「病人腎虛,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虛寒精清滑,皆不得服。」
炙甘草湯是用來治動悸,氣虛血少的。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裡說「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但胃腸虛弱,脈細數者,也不宜使用。
黑附子有毒,絕不能開水泡代茶飲,尤其是腎臟不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