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時養小腸經

心法藥方:摸摸腹部,吞吞口水,喝喝清茶。

小腸是身體裡的「共產黨員」,他將食物中的精華部分包括飲料化生的津液,和食物化生的精微進行吸收,再通過脾之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輸心肺,輸佈全身,供給營養。《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稱小腸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張景岳也說「小腸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穀而分清濁,水液由此而滲入前,糟粕由此而歸於後,脾氣化而上升,小腸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
小腸接受、盛載食物的時候,對水穀進行「化物」,運化,最後運化成了什麼東西呢?後天之「精」,它可做人體內的「藥」。 把精微交給脾去運化於人體各個部位,把「精」交給腎,這位「先天之本」。

「心與小腸相表裡」,心的陽氣下降於小腸,幫助小腸分清泌濁,如果心火過旺便會移熱於小腸。反過來,如果小腸過熱也會導致心火亢盛,許多人「習慣性」口舌生瘡,買了很多西瓜霜噴也沒有用,問題就出在這裡,要根治它就必須從「摸小腸,降心火」做起,尤其在未時要多摸摸腹部。做到「腹宜常摸」,並常念「呵」字以降心火,此外小便短赤,尿道灼熱,甚至尿血也是因為心火太大,移熱小腸所致。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說某某孩子的吸收能力差,吸收能力差就是指小腸的「運化」能力不強,如果是成年人吸收能力不好,就容易在體內堆積垃圾,垃圾堆積多了,身體就容易百病叢生。現在很多年輕人臉上長老人斑,問題就出在小腸吸收不好上。醫家及道家高人會特別訓練徒弟們時不時進行「服氣辟穀」,目的就是為了減輕小腸的負擔,同時有利於排出體內「積蓄」多年的垃圾宿便。現代人吃得太好,太精,對小腸反而是一個傷害。

小腸除了負責吸收食物精華,還要負責把食物殘渣向大腸輸送,在吸收五穀精微的同時,也吸收大量水液,並將賸餘的水分經腎臟氣化作用滲入膀胱,形成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所以中醫理論說「小腸主液」。道家和醫家在打坐結束的時候,都要把口裡的唾液咽下,並用意念送入下丹田,這叫「玉液還丹」。可以根治很多現代病,所以我給這個時辰開的藥方才有吞吞口水。此外這個時辰也適合喝上兩杯功夫茶,尤其是那些中午吃飯太多吃太好的人,這個時候最想睡,兩杯清茶有利於提神解渴,生津,促消化。

順便提一下,「液」對臟腑經脈非常重要,它是一種具有滋養作用的精微物質,臟腑和經脈通過「液」來得到滋養,滋潤,坐辦公室的白領經常有人抱怨腰痠背痛,就是「液」的濡養不足,導致經脈不能發揮他們柔韌舒張的特性。現代人所謂「三高」症其實也可以歸根到「液」不足上來。三高症的主因是虛火旺,虛火旺了,臟腑裡的液就收不住,臟腑的液都往外排,就容易導致血糖,血脂,血壓「三高」,所以大家別小看了未時的這個藥方,摸摸腹部,吞吞口水,喝喝清茶。

Q:有時候扣齒,舌頭口中轉並不都是津液、半津液,更多的是一種似泡非泡,似沫非沫的液體,什麼原理呀?
A:一般是脾腎兩虛。

Q:最近發現自己牙齦萎縮得很厲害,還有結石,請問胡涂醫有沒有好方法治療?
A:問題在腎。還有您是不是比較愛憂慮,嗓子是不是經常不好?可以早晚叩齒36次,然後用舌頭順時針頂著牙齦畫九圈,把口水分三次吞下,想著口水吞到肚臍內,堅持一段時間就會好。同樣方法也可以對治慢性咽炎。

A:口腔潰瘍可以先用生薑煮點水漱口,也可以把薑弄碎敷在患處,一般晚上做,早上就幾乎不影響吃飯了。不過最關鍵還是要把病根去了,不然去得快,來得更快,早上好了下午就復發,另外建議將玉液還丹法,每天儘量能做7次,咽下21口。

A:古傳中醫世家秘傳的養生茶就叫「飲刀圭」,就是4個字:叩齒咽津。

A:高血壓可以通過意守腳底心湧泉穴來調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