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藥方:喝喝小酒,排便,採陽光,不要在這個時辰吵架。
白居易寫過一首《卯時酒》,
佛法贊醍醐,仙方誇沆瀣,
未如卯時酒,神速功力倍
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內,
煦若春貫腸,暄如日炙背
豈獨肢體暢,仍加志氣大
當時遺形骸,竟日忘冠帶
似游華胥國,疑反混元代
一性既完全,萬機皆破碎
半醒思往來,往來籲可怪
寵辱憂喜間,惶惶二十載
前年辭紫闥,今歲拋皂蓋
去矣魚返泉,超然蟬離蛻
是非莫分別,行止無疑礙
浩氣貯胸中,青雲委身外
捫心私自語,自語誰能會,
五十年來心,未如今日泰
況茲杯中物,行坐長相對。
卯時天門初開的時候,古傳中醫在教徒弟練「望」法的時候,必定在這個時辰讓孩子起床洗漱排便後,要求其面向太陽,看著太陽慢慢從海面升起,吞服太陽的精華,叫作「採日精」。
中醫講「肺與大腸相表裡」,所以肺氣不足,大腸必有毛病,反之亦然,肺氣足的人大便必定既粗又長;肺氣弱的人大便就細就稀,很多人上了年紀,大便變得又細又稀,那就是肺氣虛弱的表現,不管肺氣強弱,這個時辰最應該做的事就是大便,把身上調整了一夜的廢物、廢氣、疲勞煩惱全排出體外,開始嶄新的一天。會喝酒的人不妨喝上三小口溫酒。不會喝酒的,喝一大杯溫開水或上下扣齒,等到口內生津後,把口內津液咽下。總之得有點東西下肚,溫潤大腸。
在中醫裡,大腸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津液」進出體內,如果平時感到口乾舌燥,而且有失眠,多夢、眨眼,很多中醫會認為是「肝火旺」,事實上,真正的問題出在大腸上,所以這類「肝火旺」的人才常有便秘或熱痢。調理的方法很簡單,寅時好好睡覺,卯時好好大便,清早飲點小酒或溫開水,平時多吃竹筍,香蕉,柚子,番薯,海帶及粗糧就好。如果「津液」不足,大腸要花的力氣就大,所以大便就乾燥,就容易便秘,建議養成在這個時辰排大便的習慣,並經常沿著手陽明大腸經拍打手臂。
古人還特別強調,要在這個時辰裡靜坐練功,稱為「卯時功」,歷代大醫很多都身懷絕技,這都是練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