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定息

呼吸,在古傳中醫的真傳裡,概括為三種:天地呼吸,人身呼吸和醫道呼吸。

天地呼吸就是說天地也在呼吸,這是「天機」,古人說「天機不可洩露」,在天地為「天地的呼吸」,在人體為一陽來復的氣機,這是醫家千古不傳的大秘密,一陽來復的真元不應該外泄,而應該養藏,煉化,這就是「天機不可洩露」!

什麼是天地呼吸呢?宋朝易學大家,邵雍先生在《皇極經世》中說:「冬至之後為呼,夏至之後為吸,此天地一歲之呼吸也」。人身呼吸,一呼一吸為一息,如果能做到與天地呼吸「息息相關」,便可以天人合一。

《難經》云:「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氣也」。老子、莊子都深入談過呼吸。《老子》「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莊子》「真人之息以踵」,佛陀也在很多經典裡都談到了呼吸,有興趣者可以拜讀《佛說大安般守意經》開始。

人的心神多用於認識身外事物,一旦離境就不能自立,所以要用調息 一 調整呼吸的方法栓繫此心,使心息相依,久而久之,便無息可調,為「綿綿若存」而已,所以張三豐祖師在《大道指要》中說「後天呼吸起微風,引起真人呼吸功」。

呼吸之功如何做呢?大道至簡,「差額」就行。一句話,就是不要像平時那樣呼吸,要有意識地呼長吸短,或呼短吸長。

呼長吸短,古人叫「降陰」,呼短吸長,古人叫「生陽」。一般來說中醫所說的陽性病(不管是太陽病還是少陽病),比如發燒、臉紅乃至高血壓,高血糖就用呼長吸短來對治。如果是陰性病,不管是厥陰還是少陰,諸如怕冷、臉色蒼白、低血壓等就用呼短吸長。基本原則就這麼簡單,剩下的就是各自用功實證了。

再強調一下,這句「差額」呼吸方法,有心學習古傳中醫的人士,不要等閒視之。魏伯陽真人在《周易參同契》裡說「世間多學士,高妙負良才,邂逅不遭遇,耗火亡貨財, 據案依文說,妄以意為之,端緒無因緣,度量失抄持」。聞者珍之,勉之,持之。

呼吸至關重要,佛陀曾教導過弟子,明白了「生命在呼吸間」的道理才算知「道」。《四十二章經》云:佛問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子未聞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佛言:子未聞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