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帝內經·靈樞·刺節真邪論》黃帝曰:「余聞氣者,有真氣,有正氣,有邪氣。何謂真氣?」 岐伯曰:「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也」。 胎兒在母親體內不能吃不能喝,為什麼十月懷胎會長出個人來?因為小baby用的是先天的生命方式,通過臍帶從母親體內吸收營養,先天真氣主要集中於任督二脈,週而復始,推動著小寶寶生長發育。等出生後,在母體內的「胎息」方式,變成了外呼吸,後天的生命方式代替了先天的生命方式,於是開始了外感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 內傷喜、怒、憂、思、悲、恐、驚等七情。好比原本通暢的高速公路被設置了障礙物,先天真氣運行的道路逐漸滯塞。所以《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才說「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只要真氣從之,精神內守,便可無病。「真氣」就是大藥,其服藥辦法就是「從之」加「精神內守」。
真氣不僅有先天真氣,還有後天真氣。 先天真氣上面已經說了,它在父母生我們之前就得到了,發源於腎,藏之於丹田,並藉上、中、下三焦之通道,通達全身,推動我們的五臟六腑的一切活動。 那麼後天真氣是什麼呢?後天真氣包括天氣和地氣。天氣主要指我們空氣中的氧氣,由鼻入肺;地氣,主要是我們每天三餐所攝入的五穀之氣,由口入胃。天地二氣進入人體並在我們身體內的組織間隙,細胞間運行,起到攝入,氧化產生熱量的作用。真氣在身體的不同部位運行時,有不同的功用,因此古人給他們命名了不同的名字。 比如我們平時形容一個人講話「中氣充足」,說的就是他的中焦部位的氣足,所以聲音宏亮有力。事實上,養生治病的策略,就是讓身體有病的部位真氣充足起來,就可以緩解疼痛,甚至治療疾病!
許瑞云醫師示範在疼痛部位以手畫無限∞方式,將能量的破口補起來,而緩解急性疼痛的方式,應該也是以手的能量(氣)來補足傷口部位的能量,與本書作者所說應有異曲同工之妙。剛開始對如此簡單的方式的效用,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在試了幾次之後,每次只要有突然的肚子痛,或手因工作受傷疼痛,就會以劃無限的方式減輕疼痛。就如作者一再強調,大道至簡,愈簡單的方式才愈能表現道的無所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