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呼吸除了反應代謝,也反映了身心狀況,包括清醒,睡眠、疼痛,自律,神經,興奮程度和情緒。現代人呼吸的失調離不開情緒,要調整情緒,讓身心穩重下來,其實也離不開呼吸。運動員透過閉氣進行訓練,包括平時和運動時都將呼吸量降下來,除了提高身體對缺氧和二氧化碳濃度的適應力,二氧化碳高起來,還有放鬆血管,增加組織得到氧氣的效果,這對身體運作會是比較順的狀態,長期下來運動後不容易疲憊,體能也會變好。
當然面對代謝的壓力,即使我們什麼都不做,身體也會自行用腎臟的排泄方式來平衡,將體液酸鹼值儘量維持在7.4上下。衹是這些額外的平衡措施(也就是所謂的代償),長期過度使用可能成為身體的負擔,並造出慢性病,影響心臟、肺和其他器官的運作。
如果我們能主動透過呼吸來調整,不要讓失衡累積到難以收拾的地步,無論從短期的專注、體能、情緒狀態或從長期的代謝負擔來説,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鼻腔周圍空腔的作用在過去是一個讓許多科學家百思不解的問題,現在終於知道他們至少可以製造一氧化氮,而一氧化氮對呼吸道有重要的影響。除了讓血管擴張,一氧化氮還有擴張支氣管的作用,讓呼吸道變得通暢和減輕過敏和氣喘的症狀。一氧化氮只在鼻竇和鼻腔生成。用鼻子呼吸可以將一氧化氮帶到呼吸道內部,但使用嘴巴呼吸也就錯過了這個重要的分子。專家也發現有高血壓和氣喘的人,通常更容易用嘴巴呼吸,也因此反而更得不到一氧化氮放鬆血管和支氣管的作用。如果讓氣喘患者用嘴巴大口呼吸,他們的氣喘症狀還會更惡化。
鼻子呼吸能誘發一氧化氮,這說明了身體本來就有抵抗流感和一般感冒的能力。光是病毒本身並不足以讓每個人得上流感或COVID-19。感染與否,我們自己的防禦力可能比病毒的致病力更重要。
鼻子呼吸→閉氣10~30秒→再恢復鼻子呼吸。。。這種閉氣練習可以重複幾次,直至鼻子恢復暢通。鼻竇內會不斷產生一氧化氮,閉氣幾秒鐘會譲一氧化氮累積的更多,恢復鼻子吸氣時可以讓一氧化碳跟著吸氣進入鼻腔,有助於減少鼻塞。
既然鼻子呼吸時,上呼吸道產生的一氧化氮對健康有很多好處,也自然有人想要知道怎麼刺激更多的一氧化氮,幫助身體抵抗病原,放鬆血管和支氣管的肌肉,帶來健康。許多人沒想到,帶動鼻腔和頭臉共鳴的朗誦,就可以使呼吸道一氧化氮增加15倍。科學家猜測或許是頭臉鼻腔共鳴的振動刺激鼻竇釋放更多的一氧化氮。